(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諍臣:直言進諫的臣子。
- 謗書:誹謗他人的文書。
- 執政:掌握政權的人。
- 寬相假:寬容地對待。
- 流言:沒有根據的傳言。
- 初衣:指官員被罷免後恢復平民身份。
- 農圃:農田和菜園。
- 諳:熟悉。
翻譯
當時直言進諫的臣子所言,豈能被視爲誹謗的文書。 執政者寬容地對待,流言蜚語讓我自感慚愧。 本應被稱爲第五,卻不該承受朝中的不公。 於是我恢復了平民的身份,秋風中我熟悉了農田和菜園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政治鬥爭中的不公和流言的感慨。詩中,「諍臣」與「謗書」形成對比,突顯了詩人對於直言進諫的尊重與對誹謗的不屑。後兩句則通過「呼第五」與「受朝三」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不公待遇的不滿。最後,詩人選擇了迴歸田園,表達了對於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政治鬥爭的厭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政治現實的深刻反思和對於個人命運的無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