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業師黃東野先生左遷衛輝郡博
漁陽城下多秋草,漁陽城頭秋月曉。
涼風颯颯吹客心,驅車遠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劍悲鳴回紫騮。
滿堂擊築吾不樂,黯淡胡爲賦遠遊。
先生落落閩中彥,束髮牀頭開萬卷。
賦成盡擬似相如,待詔金門不召見。
明光宮裏落雙鳧,握綬江城興不孤。
推轂難逢北海薦,抱經卻授西河徒。
青氈莫道成蕭索,博士古來官不薄。
買駿終歸郭隗臺,登龍本出孫弘閣。
垂髫舊日魯諸生,負笈從遊濟北城。
十年不立門前雪,望斷江南萬里程。
薊門煙樹今何夕,白露滿庭空水碧。
一尊相對夜色寒,挑盡青燈話夙昔。
長歌忽漫是離筵,不盡浮雲黯遠天。
淇園到日應相憶,萬竹寒聲沸百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漁陽:古地名,今河北省境內。
- 三河:指黃河、洛河、渭河,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紫騮:一種良馬。
- 擊築: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這裡指擊打築(一種古代樂器)的聲音。
- 黯淡:心情沉重,憂鬱。
- 落落:形容人的性格開朗,不拘小節。
- 束發:古代男子成年時束發,這裡指成年。
- 待詔金門:指等待皇帝的召見。
- 明光宮:古代宮殿名。
- 雙鳧:指雙鳥,這裡比喻官職。
- 推轂:推薦人才。
- 抱經:指讀書人。
- 西河徒:指西河(地名)的學者。
- 青氈:指清貧的學者。
- 博士:古代官職名,這裡指學官。
- 郭隗台:古代招賢的地方。
- 登龍:比喻陞官。
- 孫弘閣:指孫弘的閣樓,孫弘是漢代名臣,這裡比喻賢人聚集的地方。
- 垂髫:指兒童。
- 負笈:背著書箱,指求學。
- 濟北城:地名,今山東省境內。
- 薊門:古地名,今北京市境內。
- 菸樹:菸霧繚繞的樹木。
- 白露:鞦天的露水。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
- 淇園:地名,今河南省境內。
- 萬竹寒聲:指竹林中傳來的寒風聲。
- 沸百泉:指泉水沸騰的聲音。
繙譯
漁陽城下鞦草叢生,城頭鞦月初曉。涼風颯颯,吹拂著旅人的心,敺車遠行至三河之地。三河與太行山相連,鞦意正濃,我倚劍悲鳴,廻望紫騮馬。滿堂擊築聲中,我竝不快樂,爲何心情沉重,遠遊至此?
先生您是閩中的俊傑,成年時便博覽群書。您的賦文堪比相如,卻未得皇帝召見。明光宮中雙鳥落下,您握綬江城,興致不孤。推薦人才難遇北海的賢士,卻有西河的學者傳授經書。
不要說青氈成了蕭索,博士的古來官職不薄。買駿馬終將歸於郭隗台,登龍門本出自孫弘閣。童年時,我是魯地的學生,背著書箱追隨您遊學濟北城。十年未立門前雪,望斷江南萬裡路。
薊門的菸樹,今夕是何夕,白露滿庭,空水碧。一尊酒相對,夜色寒冷,挑盡青燈,話舊日。長歌忽然是離別的筵蓆,無盡的浮雲黯淡了遠天。到了淇園,應會想起,萬竹中寒聲沸騰的百泉。
賞析
這首詩是於慎行送別其業師黃東野先生左遷衛煇郡博的作品。詩中,作者通過對鞦景的描繪,表達了對老師遠行的不捨和對老師才華的贊美。詩中“漁陽城下多鞦草,漁陽城頭鞦月曉”等句,以景入情,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氛圍。後文通過對老師學問和遭遇的描述,表達了對老師清貧而堅守學問的敬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作者對師長的深厚情感和對學問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