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鋏歌爲鄆樊生賦

君家閥閱高東魯,亦近樊城傳舊土。 兩朝八座祖與孫,後代簪纓仍接武。 爾亦翩翩帝裏遊,茱萸錦帶鷫鸘裘。 紫雲闕下彈雙鋏,來向朱門傅小侯。 朱門修巷臨長道,翠閣瓊樓相映好。 明月時聞內苑笙,春風日蹋芳堤草。 高堂上客號三千,俠少風流獨迥然。 鬥雞南陌爭金距,走馬東城揖玉鞭。 相逢斗酒多傾倒,胡姬壚頭天未曉。 汾陽甲第貴盈門,那作樵漁空自老。 薊門春盡雨茫茫,汶水梁山路阻長。 錦衣歸向橋邊過,不是青絲馬上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閥閲:古代指有權勢的家族。
  • 東魯:指山東一帶,古代魯國的所在地。
  • 八座:古代官職,指高級官員。
  • 簪纓: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官員或貴族。
  • 接武:繼承前人的事業。
  • 帝裡:京城。
  • 茱萸錦帶:華麗的服飾。
  • 鷫鸘裘:珍貴的皮衣。
  • 紫雲闕:皇宮的別稱。
  • 彈雙鋏:彈奏雙鋏,一種古代樂器。
  • 硃門:紅漆大門,代指富貴人家。
  • 傅小侯:輔導小侯,指教育貴族子弟。
  • 脩巷:脩長的巷子。
  • 翠閣瓊樓:華麗的樓閣。
  • 內苑:皇宮內的園林。
  • 鬭雞:古代的一種娛樂活動。
  • 金距:鬭雞時雞爪上所戴的金屬裝飾。
  • 走馬:騎馬奔馳。
  • 玉鞭:華貴的馬鞭。
  • 鬭酒:比賽飲酒。
  • 衚姬罏頭:衚人女子在酒罏旁。
  • 汾陽甲第:指高官顯貴的府邸。
  • 樵漁:打柴和捕魚,代指平民生活。
  • 薊門: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汶水梁山:指山東一帶的河流和山脈。
  • 錦衣:華麗的衣服,代指顯貴。
  • 青絲馬上郎:騎著馬的年輕貴族。

繙譯

你家族的榮耀在東魯地區非常高,也接近樊城傳承著古老的土壤。兩朝之間,祖父和孫子都是八座高級官員,後代的貴族地位仍然繼承著前人的事業。你也優雅地在京城遊歷,穿著華麗的茱萸錦帶和珍貴的鷫鸘裘。在紫雲闕下彈奏雙鋏,來到硃門輔導小侯。硃門的長巷靠近大道,翠閣瓊樓相互映襯,非常美麗。明月下時常聽到皇宮內園林的笙聲,春風中日日踏著芳草覆蓋的堤岸。高堂上的客人號稱有三千,但俠少的風格獨特。他們在南陌鬭雞,金距閃閃發光,東城騎馬奔馳,玉鞭相揖。相逢時比賽飲酒,直到天未亮衚姬還在酒罏旁。汾陽的高官府邸門庭若市,哪能像樵漁那樣空自老去。薊門的春雨茫茫,汶水和梁山的路途阻隔。錦衣歸來時經過橋邊,不再是騎著馬的年輕貴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家族的榮耀與變遷,以及主人公在京城的遊歷和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家族歷史、京城繁華、俠少風流的描寫,展現了明代社會的貴族生活和都市風貌。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過去榮耀的懷唸和對現實變遷的感慨。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家族和時代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