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四首

· 于謙
西風一夜動關山,秋意蕭森入夢間。 雁陣不衝愁思斷,砧聲偏與客情關。 故園黃菊催歸興,老圃丹楓映醉顏。 脩竹苦遭窗外雨,朝來也作淚痕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風:秋風。
  • 關山:泛指關隘山川。
  • 秋意:秋天的氣息和感覺。
  • 蕭森:蕭瑟淒涼。
  • 愁思:憂愁的思緒。
  • 砧聲:搗衣聲,古代常用來象徵思鄉之情。
  • 客情:旅人的心情。
  • 故園:故鄉。
  • 黃菊:秋天的菊花。
  • 歸興:歸家的念頭。
  • 老圃:老園子,指故鄉的田園。
  • 丹楓:紅色的楓葉。
  • 醉顏:醉酒後的面色,這裏形容楓葉如醉後的紅潤。
  • 脩竹:修長的竹子。
  • 淚痕斑:淚痕斑斑,形容竹子上的雨滴像淚痕一樣。

翻譯

秋風一夜之間吹過關隘山川,秋天的氣息蕭瑟淒涼,進入了我的夢境。雁羣無法衝破我心中憂愁的思緒,而那搗衣聲偏偏觸動了我的旅人心情。故鄉的黃菊似乎在催促我歸家的念頭,老園子裏的紅楓葉映照出醉後的紅潤面色。修長的竹子苦於窗外雨水的侵襲,早晨起來,竹葉上的雨滴也像是淚痕斑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思鄉之情和旅途的孤寂。詩中「西風」、「秋意」、「蕭森」等詞語,勾勒出一幅秋天的淒涼畫面,而「雁陣」、「砧聲」則巧妙地以物喻情,抒發了詩人的愁思和客情。後兩句通過對「故園黃菊」和「老圃丹楓」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歸家的渴望和故鄉的溫馨。結尾的「脩竹」、「淚痕斑」則以景結情,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融爲一體,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和無法言說的哀愁。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