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四首

· 于謙
莫向樽前笑白頭,異鄉景物不勝秋。 露寒金井梧桐老,水冷銀塘菡萏愁。 落日平沙迷宿雁,西風遠浪起眠鷗。 無端砧杵驚殘夢,未到江南第一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樽前(zūn qián):酒杯前,指飲酒的場合。
  • 白頭:指年老。
  • 異鄉:他鄉,外地。
  • 金井:裝飾華麗的井。
  • 梧桐:一種樹,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
  • 銀塘:銀色的池塘,形容水面的光亮。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落日:夕陽。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宿雁:夜晚棲息的雁。
  • 西風:秋風。
  • 遠浪:遠處的波浪。
  • 眠鷗:睡眠中的鷗鳥。
  • 砧杵(zhēn chǔ):搗衣的工具,這裏指搗衣聲。
  • 殘夢:夢醒後殘留的夢境。
  • 江南第一州:指江南地區的一個著名州府,這裏可能指杭州。

翻譯

不要在酒杯前笑我白髮蒼蒼,他鄉的景色滿是秋意讓人難以承受。 露水寒冷,金井旁的梧桐顯得更加蒼老,水面冰冷,銀色池塘中的荷花含着憂愁。 夕陽照在平坦的沙地上,迷失了夜晚棲息的雁羣,秋風吹動遠處的波浪,驚起了睡眠中的鷗鳥。 無端的搗衣聲驚醒了我殘留的夢境,我還未到達江南那著名的第一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異鄉生活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露寒金井梧桐老」和「水冷銀塘菡萏愁」,生動地描繪了秋天的淒涼和蕭瑟。同時,通過「落日平沙迷宿雁」和「西風遠浪起眠鷗」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秋天的孤獨和迷茫感。最後,「無端砧杵驚殘夢,未到江南第一州」則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