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偶題

· 于謙
寶篆香銷夜漏分,娟娟霜月冷侵門。 雁聲偏惹離情動,燭影能欺老眼昏。 碌碌浮生驚節換,悠悠往事共誰論。 寒更五點星河澹,又聽晨雞唱遠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篆(zhuàn):指香爐中的香,形狀如篆文。
  • 夜漏:古代計時器,這裏指夜晚的時間。
  • :結束,消逝。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而柔和。
  • 霜月:指秋月,因秋夜常有霜,故稱。
  • 冷侵門:形容月光清冷,彷彿能穿透門戶。
  • 偏惹:偏偏引起。
  • 離情:離別的情感。
  • 燭影:燭光下的影子。
  • 能欺:這裏指燭光昏暗,使老眼更加昏花。
  • 老眼昏:年老視力模糊。
  • 碌碌:形容平庸無爲。
  • 浮生:指人生,常含有短暫、無常之意。
  • 驚節換:驚訝於季節的變換。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思緒深遠。
  • 寒更:寒冷的夜晚。
  • 五點:指五更時分,即凌晨三點到五點。
  • 星河澹:星河顯得平靜而淡薄。
  • 晨雞:報曉的雞鳴。

翻譯

香爐中的香已燃盡,夜漏聲也告一段落,明亮的霜月透着寒意,冷冷地照進我的門。雁聲偏偏觸動了我的離別之情,燭光昏暗,讓我的老眼更加模糊。我這平庸無爲的一生,對季節的變換感到驚訝,那些悠久的往事又能與誰訴說呢?寒冷的五更時分,星河顯得平靜而淡薄,我又聽到了遠處村莊傳來的晨雞報曉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獨坐時的深沉思緒。詩中,「寶篆香銷」與「夜漏分」共同營造出夜晚的靜謐與時間的流逝感,而「娟娟霜月」則增添了一絲清冷的美感。雁聲和燭影作爲觸發情感的媒介,分別引出了離情與老眼昏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最後,通過「寒更五點」和「晨雞唱遠村」的描繪,詩人的思緒被拉回到現實,展現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感悟。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

于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