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交行

昔時韓生有豔妻,其君使築青陵臺,南山有鳥不肯來。 烏鵲雖小禽,不受鸞鳳猜。以此築臺成,二人葬寒灰,舉國見之悲且哀。 悲且哀,斷人腸,墳上連理樹,變爲兩鴛鴦。扼吭交頸綺翼張,春風蛺蝶花飄揚。 君不見酈呂結交日,朝爲刎頸暮拋擲,如此結交復何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豔妻:美麗的妻子。
  • 其君:指韓生的君主。
  • 青陵臺:傳說中的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多用於文學作品中。
  • 南山有鳥不肯來:比喻有才能的人不願屈就。
  • 烏鵲:烏鴉和喜鵲,這裏比喻普通的小鳥。
  • 鸞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高貴的人或事物。
  • 築臺成:指青陵臺建成。
  • 葬寒灰:比喻死亡。
  • 舉國:全國。
  • 連理樹:兩棵樹的枝幹合生在一起,比喻恩愛夫妻。
  • 鴛鴦:水鳥名,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
  • 扼吭交頸:形容鴛鴦親密的樣子。
  • 綺翼:華麗的翅膀。
  • 蛺蝶:蝴蝶的一種。
  • 酈呂:指酈食其和呂不韋,兩人都是秦朝末年的著名人物。
  • 刎頸:割斷脖子,比喻極深的友情或忠誠。

翻譯

從前,韓生有一位美麗的妻子,他的君主命令他建造青陵臺,但南山上的鳥兒不願飛來。烏鴉和喜鵲雖是小鳥,卻不願受到高貴鸞鳳的猜疑。因此,青陵臺建成後,韓生和他的妻子葬身於寒灰之中,全國人民見到這一幕都感到悲傷和哀痛。這種悲傷和哀痛,真是讓人心碎,墳上的連理樹變成了兩隻鴛鴦,它們扼吭交頸,展開華麗的翅膀,春風中蝴蝶飛舞,花兒飄揚。你難道沒看到酈食其和呂不韋結交的日子嗎?他們早上還誓言生死與共,到了晚上就互相拋棄,這樣的結交又有什麼意義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韓生與其豔妻的悲劇故事,以及酈食其和呂不韋的結交變故,深刻揭示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脆弱和無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青陵臺」、「連理樹」、「鴛鴦」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和情感表達。通過對韓生夫婦悲劇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真摯愛情的讚美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而酈呂的故事則進一步強調了人世間友情的不可靠,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藝術魅力的古詩。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