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平陽

· 邵寶
東歸匝月復南遊,百里封疆舊是州。 雁蕩峯高連兩越,錢塘潮長及中秋。 琴橫晝日隨鳴鶴,冕露春風起臥牛。 更喜老親迎養便,馮公輿接少微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匝月:滿一個月。
  • 封疆:指疆界。
  • 兩越:指古代的越國,分爲東越和西越。
  •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的禮帽。
  • 臥牛:形容地勢平緩,如牛臥地。
  • 迎養:迎接奉養。
  • 馮公輿:指馮唐,漢代人,曾任車騎將軍,此処代指車馬。
  • 少微:星名,古代常用來比喻隱士或賢人。

繙譯

東歸滿一個月後再次南遊,百裡之地曾是古老的州域。 雁蕩山峰高聳,連接著東越和西越,錢塘江的潮水在中鞦時節最爲壯觀。 白晝彈琴,隨著鶴鳴聲聲,春日裡戴著禮帽,如臥牛般的地勢上起舞。 更讓人高興的是,迎接奉養老親變得方便,車馬接續,少了一份舟行的微小。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詩人東歸後不久又南遊的情景,通過對雁蕩山和錢塘江的描繪,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詩中“琴橫晝日隨鳴鶴,冕露春風起臥牛”一句,既表現了詩人的閑適生活,又暗含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結尾提到迎接奉養老親的便利,透露出詩人對家庭團聚的喜悅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家庭的熱愛。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