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自堠陽還冉涇

· 邵寶
雨齋正喜故人來,興盡將歸雨又催。 溪上船如春水坐,雲中帆似楚江回。 傍沙白鳥時雙下,隔浦紅蕖已半開。 回首東廬休惜別,月明曾約共登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堠陽:地名,今屬江蘇宜興。
  • 冉涇:地名,今屬江蘇宜興。
  • 溪上船如春水坐:形容船行水中,如同坐在春水之上。
  • 雲中帆似楚江回:比喻帆船在雲中行駛,如同在楚江上回旋。
  • 隔浦紅蕖已半開:浦,水邊;紅蕖,紅色的荷花;已半開,指荷花已經半開。
  • 東廬:地名,詩人的居所。
  • 月明曾約共登臺:指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曾經約定一起登高望遠。

翻譯

在雨中的齋房,正高興地迎接故人的到來,興致盡了將要歸去時,雨又催促着。 溪上的船如同坐在春水之上,雲中的帆彷彿在楚江上回旋。 靠近沙岸的白鳥不時成雙地落下,隔着水邊的紅荷花已經半開。 回頭望向東廬,不必惋惜離別,月光明亮的夜晚,我們曾約定共同登高望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中與故人相聚後離別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與期待再會的情感。詩中「溪上船如春水坐,雲中帆似楚江回」運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繪了船行水中的景象,增添了詩意。結尾「月明曾約共登臺」則巧妙地以月明之夜的約定,寄託了對未來相聚的美好期待。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