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虞山絕頂

· 周忱
晴登孤嶂俯郊原,指點東湖遠近村。 齊女墓荒枯樹老,言遊祠古斷碑存。 一泓白水通湖口,幾點青山近海門。 此地舊傳多聖蹟,重來期與故人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嶂:孤立的山峯。
  • 東湖:地名,此處指東邊的湖泊。
  • 齊女墓:古代齊國女子的墓地。
  • 言遊祠:供奉言遊的祠堂。言遊,春秋時期吳國大夫。
  • 斷碑:殘破的石碑。
  • 一泓:一片,一道。
  • 白水:清澈的水流。
  • 湖口:湖泊的出口。
  • 海門:通向大海的門戶,此處指海邊。
  • 聖蹟:神聖的遺蹟或傳說。

翻譯

晴朗之日登上孤立的山峯,俯瞰四周的郊野平原,手指指向東湖,遠近的村落盡收眼底。齊國女子的墓地荒涼,枯樹顯得古老,言遊的祠堂古舊,殘破的石碑依舊存在。一道清澈的水流連接着湖口,幾座青山靠近海邊的門戶。這個地方傳說中有很多神聖的遺蹟,我重遊此地,希望能與故人一起探討這些傳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晴朗之日登上虞山絕頂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孤嶂」、「東湖」、「齊女墓」、「言遊祠」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歷史與自然交織的畫面。通過「墓荒枯樹老」、「祠古斷碑存」等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遺蹟的感慨和對往昔的懷念。結尾的「重來期與故人論」則透露出作者對與故人共賞古蹟、共話往昔的深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

周忱

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號雙崖。永樂二年進士。次年,預讀書文淵閣之選。與修《永樂大典》,歷刑部主事、員外郎。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財賦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楊榮薦,遷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總督稅糧。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騶從,巡行村落,問民疾苦。理欠賦,改稅法,屢請減免江南重賦。與蘇州知府況鍾反覆計算,將蘇州一府賦自二百七十七萬石減至七十二萬餘石。他府以次減。官至工部尚書,仍巡撫。有《雙崖集》。卒諡文襄。 ► 34篇诗文

周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