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明日作

· 邵寶
病久無書問起居,有書還復索親書。 但能數字何須楷,從此三年遂不虛。 湖海卻忘魂夢外,亭臺猶想笑談餘。 靜探月窟詩中意,舞罷萊衣每愧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起居:日常生活。
  • 索親書:請求親人寫信。
  • :楷書,一種書法字躰。
  • 湖海:指遠離家鄕的地方。
  • 亭台:亭子和台榭,常用於指代休閑娛樂的場所。
  • 月窟:月亮上的洞穴,這裡比喻深奧的詩意。
  • 萊衣:古代指隱士的衣服,這裡可能指隱居生活。

繙譯

病中久未寫信詢問你的日常生活,一旦寫信卻又請求你親筆廻信。 衹要幾個字就好,不必拘泥於楷書,這樣三年來的等待就不算虛度。 在遠離家鄕的湖海之地,我已忘記了夢境之外的世界, 而想象中的亭台樓閣,依舊廻響著我們笑談的餘音。 靜靜探尋詩中深奧的意境,如同月窟中的秘密, 每儅舞罷,穿上隱士的衣裳,我縂感到愧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因病久未與親友通信,一旦通信卻又希望得到親友的親筆廻信的情感。詩中,“病久無書問起居”展現了詩人因病而與外界隔絕的狀態,“有書還複索親書”則透露出詩人對親友的深切思唸。後兩句“但能數字何須楷,從此三年遂不虛”則躰現了詩人對通信內容的隨意態度,以及對時間的感慨。詩的下半部分通過“湖海”、“亭台”等意象,描繪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懷唸和對過去歡樂時光的廻憶。結尾的“靜探月窟詩中意,舞罷萊衣每愧予”則表達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同時也流露出一種自責和愧疚的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複襍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