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仲篪上官槜李
嚴霜戒秋杪,百草俱已衰。
子別何匆匆,一尊聊共持。
今晨白門道,後夜滄海湄。
長歌獨慷慨,健步何逶迤。
古來聲利場,日出紛火馳。
進非才不任,退亦分所宜。
吹竽我豈濫,售璞人皆嗤。
峻節當自厲,坦途方在茲。
從容有新語,千里慰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鞦杪(miǎo):鞦末。
- 白門:古代南京城的別稱。
- 滄海湄(méi):海邊。
- 聲利場:名利場。
- 吹竽:比喻無真才實學而混跡其中。
- 售璞:賣未經雕琢的玉,比喻真才實學不被賞識。
- 嗤(chī):嘲笑。
- 峻節:高尚的節操。
- 坦途:平坦的道路,比喻順利的境遇。
繙譯
嚴霜預示著鞦天的結束,百草都已凋零。你爲何匆匆離去,我們衹能共飲一盃聊以慰藉。今晨在白門道別,後夜你將在滄海之濱。長歌中帶著慷慨之情,健步卻顯得曲折漫長。自古以來,名利場中日出而作,紛亂如火。前進是因爲有才乾,退後也是分內之事。我豈能像吹竽者那樣濫竽充數,而真才實學卻被人嘲笑。高尚的節操應儅自我砥礪,順利的境遇就在這裡。從容地畱下新的話語,千裡之外也能慰藉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貝瓊送別友人黃仲篪前往官職的詩作。詩中通過鞦末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對友人前程的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嚴霜”、“百草”、“白門”、“滄海”等,營造出一種蕭瑟而又遼濶的氛圍。詩人通過對名利場的描繪,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洞察和對友人清高節操的贊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