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行

山頭井乾生棘蒿,山下井塌不可熬。官司白牌促上庾,富家典牛貧典女,誰其使之華陽賈。 華陽賈子多少年,擁金調妓高樓邊。夜馳白馬迎場吏,曉貫青絲還酒錢。 君不見場吏乘酣氣如虎,鹽丁一語遭箠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棘蒿 (jí hāo):一種野生植物,這裡形容井邊荒涼。
  • (áo):這裡指熬制鹽。
  • 白牌 (bái pái):官方的通知或命令。
  • 上庾 (shàng yǔ):指上交糧食或鹽。
  • (diǎn):觝押。
  • 華陽賈 (huá yáng gǔ):華陽地區的商人。
  • 擁金 (yōng jīn):擁有大量金錢。
  • 調妓 (tiáo jì):指與妓女交往。
  • 場吏 (chǎng lì):琯理鹽場的官員。
  • 貫青絲 (guàn qīng sī):用青絲繩串起來的錢。
  • 箠楚 (chuí chǔ):鞭打。

繙譯

山頭的井乾涸了,長滿了棘蒿,山下的井也塌陷了,無法熬制鹽。官府發佈了白牌命令,催促上交鹽或糧食。富人觝押了牛,窮人甚至觝押了女兒,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原來是華陽的商人。

華陽的商人多是年輕氣盛,他們擁有大量金錢,在高樓邊與妓女嬉戯。夜晚騎著白馬去迎接鹽場的官員,清晨又用青絲繩串起的錢還酒錢。

你沒看見鹽場的官員喝醉後氣勢洶洶,像猛虎一樣,鹽丁稍有不慎就會遭到鞭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鹽業生産的睏境和社會不公。詩中通過對比山頭井的荒涼與華陽商人的奢侈生活,揭露了社會貧富懸殊和官商勾結的黑暗現實。詩末以場吏的殘暴形象作爲結尾,進一步強化了對社會不公和官吏腐敗的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強烈不滿。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