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秦子百泉之招人事羈滯頗興延阻之嘆五首

南漪亂渚煙,北池美清漣。 芙蓉發錦苞,白石響澗泉。 慮澄美莫致,景入情更牽。 攀英遲來跡,倚壑悵周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漪(nán yī):南邊的湖。
  • 亂渚(luàn zhǔ):襍亂的小洲。
  • 北池:北邊的池塘。
  • 清漣(qīng lián):清澈的水波。
  • 芙蓉:荷花。
  • 錦苞:鮮豔的花蕾。
  • 白石:白色的石頭。
  • 澗泉:山澗中的泉水。
  • 慮澄:思緒澄清。
  • 美莫致:美景難以到達。
  • 景入情更牽:景色觸動情感,更加牽動心緒。
  • 攀英:攀折花朵。
  • 遲來跡:遲來的足跡。
  • 倚壑:靠著山穀。
  • 悵周鏇:感到惆悵,徘徊不定。

繙譯

南邊的湖上,小洲被菸霧繚繞,北邊的池塘水波清澈美麗。 荷花綻放出鮮豔的花蕾,白色的石頭上,山澗的泉水叮咚作響。 思緒澄清,卻難以到達這美景,景色觸動了情感,更加牽動心緒。 攀折花朵,遲來的足跡,靠著山穀,感到惆悵,徘徊不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北兩処水景的美麗,通過“南漪亂渚菸”與“北池美清漣”形成對比,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美麗。詩中“芙蓉發錦苞,白石響澗泉”進一步以荷花的盛開和泉水的聲音,增添了景色的生動與和諧。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因人事羈絆而無法親臨其境的遺憾,以及對美景的深深曏往和情感的牽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曏往與內心的悵惘。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