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夜泊別友人

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 孤舟夜泊東遊客,恨殺長江不向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武漢黃鵠山上,面臨長江。
  • 欲低:太陽快要落山。
  • 漢陽城:在漢水北岸,武漢西南。
  • 亂烏啼:羣鴉亂啼叫。
  • 恨殺:非常惱恨。殺,用在動詞後,表示程度深。

翻譯

黃鶴樓前,太陽漸漸西沉,快要落下地平線,漢陽城處處綠樹叢中,成羣的烏鴉在雜亂地啼叫。夜晚,我這一葉孤舟停泊在這裏,作爲漂泊在東方的遊子,心中煩悶至極,惱恨這長江爲什麼不向西流淌啊。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了一幅日暮時分的淒涼景象。「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給人一種壓抑、哀愁的感覺,奠定了全詩與友人分別時的感傷基調。後兩句「孤舟夜泊東遊客,恨殺長江不向西」,由景入情,詩人直抒胸臆,以「孤舟」展示自己漂泊的孤獨處境 ,「恨殺長江不向西」更是無理而妙,怨憤長江東流,不能隨自己心願向西,將離別的愁緒與對友人不捨的複雜情感以一種極其獨特又強烈的方式表現出來。短短二十八個字,景中含情,情中帶景,情景交融,生動地刻畫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惆悵與無限眷戀。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