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御史卓墓感述
幽幽山下江,峨峨山上松。
累累松下墓,瑟瑟松上風。
慨昔與君遊,並遊京華中。
峨冠省臺內,鳴鑾趨步同。
中更嘆莫偕,永逝當何逢。
絕弦已易慘,掛劍今誰從。
駕舟亂回洋,展墓臨高崇。
浮雲駭南流,顧望摧我衷。
德音既長已,情感胡由通。
秪餘泣麟意,悲歌傷命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峨峨:形容山勢高聳。
- 累累:形容墓地衆多,連綿不斷。
- 瑟瑟:形容風聲。
- 慨昔:感慨往昔。
- 京華:京城,指北京。
- 峨冠:高冠,指官員的服飾。
- 鳴鑾: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鈴鐺聲。
- 趨步:快步行走。
- 中更:中途變化。
- 絕弦:斷絃,比喻失去知音。
- 掛劍:掛劍而去,比喻離別。
- 駭:驚駭。
- 德音:美好的聲音,指美好的回憶。
- 秪餘:只剩下。
- 泣麟:哭泣的麒麟,比喻悲傷至極。
翻譯
幽靜的山下流淌着江水,高聳的山上長滿了松樹。松樹下連綿不斷的墓地,松樹上的風聲瑟瑟作響。我感慨着與君一同遊歷京城的往昔,我們戴着高冠在省臺內行走,鈴鐺聲伴隨着我們的快步。中途發生了變化,我們再也無法同行,永遠離去,我們何時能再相遇?斷絃已經足夠令人悲傷,掛劍離去,如今誰還能與我同行?我駕着船在迴旋的洋流中前行,來到高聳的墓地前祭拜。浮雲驚駭地向南流去,我回頭望去,內心被深深地摧殘。美好的回憶已經遠去,我們的情感如何能夠相通?只剩下哭泣的麒麟般的悲傷,我唱着悲歌,感嘆命運的困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對往昔共同經歷的回憶。通過山、江、鬆、墓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孤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絕弦」、「掛劍」等象徵性語言,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