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靜畫雪山圖歌
周生雪山世稀見,遠水近水一疋練。玉崖嶔崟插湖腳,粉筆徐移掃高閣。
瓊枝鐵柯兩迥亞,龍鱗犀甲歘參錯。林風颯颯急霰起,白日冰花逐毫落。
天愁地慘意各出,霧合飆回勢逾惡。人言四時冬最難,周生善雪仍善山。
虛堂突立萬仞壁,尺素乍轉千重灣。彷佛寒封洛陽道,得無白擁藍田關。
袁安甘臥幾時起,退之遭竄終召還。倚山亭亭一孤鬆,仄崖峭壑盤其中。
分毛聳幹一何傑,畫者有意排嚴風。君不見古來樑棟必此物,願君愛之頻拭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嶔崟 (qīn yín):形容山勢高聳險峻。
- 迥亞 (jiǒng yà):形容高遠的樣子。
- 歘 (xū):忽然。
- 參錯 (cēn cuò):錯落不齊。
- 霰 (xiàn):小冰粒,俗稱雪子。
- 瓊枝鐵柯:形容樹木枝幹堅硬如鐵,枝條如玉。
- 颯颯 (sà sà):形容風聲。
- 尺素:指小幅的絹或紙,這裏指畫紙。
- 藍田關: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藍田縣。
- 袁安:東漢時期的名士,以清廉著稱。
- 退之: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字。
- 仄崖峭壑:形容山崖陡峭,溝壑深邃。
- 分毛聳幹:形容樹木枝葉分明,主幹挺拔。
- 排嚴風:抵禦嚴寒的風。
翻譯
周生的雪山圖世間罕見,遠處的山水如同一匹細練。玉石般的山崖高聳入湖,粉筆緩緩移動,描繪着高閣。 瓊枝鐵柯的樹木高聳入雲,龍鱗犀甲般的山石錯落有致。林中風聲颯颯,急速的雪子隨風而起,白日的冰花隨着筆觸落下。 天地間愁慘的氣氛各自顯現,霧氣聚合,風勢更加兇猛。人們說四季之中冬天最難描繪,但周生不僅擅長畫雪,也擅長畫山。 空曠的堂屋中突然聳立起萬仞高的山壁,小幅的畫紙上轉瞬間展現出千重灣流。彷彿寒冷封鎖了洛陽的道路,難道不是白雪覆蓋了藍田關嗎? 袁安甘願長臥不起,退之遭遇流放最終還是被召回。靠着山的亭亭一棵孤鬆,陡峭的山崖和深邃的溝壑盤繞其中。 分明的枝葉和挺拔的主幹是多麼傑出,畫者有意讓它們抵禦嚴寒的風。你不見自古以來,棟樑之材必是此物,願你珍惜它,頻繁地擦拭拂拭。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周文靜的雪山圖,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現了畫中的雪山、樹木和山石的壯麗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玉崖嶔崟」、「瓊枝鐵柯」等,形象地表達了畫作的細膩與生動。同時,詩人通過對冬日山景的描繪,展現了周生高超的繪畫技藝和對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結尾處,詩人以孤鬆比喻棟樑之材,寄託了對周生畫作的珍視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