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十景蓮花峯

· 貝瓊
猿父識?性,身與羣猿居。 應同支遁馬,豈賦狙公狙。 共息貝多樹,時分香積廚。 黑衣今不至,長嘯意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猿父:猿猴的首領。
  • ?:古同「猴」。
  • 支遁:東晉時期的一位著名佛教僧人,以養馬著稱。
  • 狙公狙:狙公指的是養猴的人,狙即猴子。這裏指的是支遁養馬的行爲,與狙公養猴相對比。
  • 貝多樹:即菩提樹,佛教中象徵智慧的樹。
  • 香積廚:佛教寺廟中的廚房,這裏指僧侶的日常生活。
  • 黑衣:指僧侶,因爲僧侶常穿黑色或深色衣服。

翻譯

猿猴的首領瞭解猴子的習性,與羣猴共同居住。 這情景應與支遁養馬相似,難道還需要賦詩讚美狙公養猴嗎? 它們共同在菩提樹下休息,時而分享寺廟廚房的食物。 如今,穿着黑衣的僧侶不再來此,猿猴長嘯,其意何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猿猴與僧侶的和諧共處,表達了自然與宗教的交融。詩中「猿父識?性」展現了猿猴之間的默契與理解,而「支遁馬」與「狙公狙」的對比,則巧妙地引出了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後兩句「貝多樹」與「香積廚」的結合,描繪了一幅寧靜的寺廟生活畫面。結尾的「黑衣今不至,長嘯意何如」則帶有哲理意味,暗示了自然與宗教的某種失落與反思。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貝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