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賀黃門先生

· 邵寶
萬丈醫閭萬丈雲,白頭何地可尋君。 懶招海賈非無謂,笑荅山靈似有聞。 秋水竿留巢父在,春風榻與管寧分。 數封再檢先朝疏,望斷天涯坐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醫閭醫巫閭山(yī wū lǘ shān )的簡稱,在遼寧省北鎮市西,爲「五大鎮山」之一,被譽爲東北名山。
  • 海賈:指海商。
  • 笑荅山靈:笑着迴應山中神靈。荅,同「答」。
  • 巢父:傳說中堯時的隱士。這裏以巢父指代隱士。
  • 管寧:三國時魏國高士,不慕榮華。這裏借指有高潔品行的人 。
  • 夕曛:黃昏時的落日餘暉。

翻譯

那巍峨的醫巫閭山高聳入雲,萬丈山巒之上白雲繚繞。而如今我已白髮蒼蒼,不知到哪裏才能尋找到您的蹤跡。慵懶地不去招攬海商並非毫無緣故,笑着迴應山中神靈似乎神靈也能聽聞。秋天的水邊保留着巢父垂釣的釣竿,彷彿他還在那裏,春日裏的臥榻也曾與管寧一同分享。多次翻檢先朝時的奏章、奏疏,我遙望着天涯的方向,久坐至黃昏,落日的餘暉灑在身上 。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黃門先生深深的思念與敬仰之情。開頭「萬丈醫閭萬丈雲,白頭何地可尋君」以巍峨的醫巫閭山起筆,營造出宏大又空靈的氛圍,同時引出對友人難尋的嘆息,爲全詩奠定了思念惆悵的基調。「懶招海賈非無謂,笑荅山靈似有聞」兩句刻畫了友人超凡脫俗、不慕名利的形象,生活簡單隨性,與自然親近的狀態。「秋水竿留巢父在,春風榻與管寧分」巧妙運用典故,將友人比作巢父和管寧,意在頌揚友人具有像巢父、管寧那般隱士的高潔品行。最後「數封再檢先朝疏,望斷天涯坐夕曛」,詩人翻檢先朝奏疏,凝望天涯直到黃昏,對友人思念之深切與時間之久長躍然紙上,給全詩增添了一抹悠長的悵惘色彩,餘韻悠長。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深沉,用典巧妙貼切,很好地傳達出詩人複雜深沉的情感 。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