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都昌

· 邵寶
彭蠡古來稱險絕,其間左蠡尤滕說。 兩山對峙舟中行,白浪乘風晝翻雪。 都昌枯坐三日來,一日東風帆早開。 匡廬雲外露輕碧,水如新鏡無塵埃。 蒼煙茫茫隔重浦,風力催帆更雙櫓。 行行指點落星灣,宛在中央手堪拊。 南康太守送我船,船頭忽見瀑布泉。 飛流未便解肺渴,自覺清興同神仙。 我今西南訪黃鶴,一水之間望官閣。 棹歌起處天風長,行盡澄湖帆未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蠡:即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 左蠡:指鄱陽湖的東岸。
  • 滕說:傳說中的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白浪乘風:形容風大浪高。
  • 匡廬:廬山的別稱。
  • 水如新鏡:比喻水面平靜如鏡。
  • 蒼煙:指遠處的霧氣。
  • 重浦:深遠的港灣。
  • 落星灣:地名,位於鄱陽湖中。
  • 南康太守:南康地區的行政長官。
  • 瀑布泉:指廬山瀑布。
  • 肺渴:比喻口渴。
  • 黃鶴:指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 官閣:官方的樓閣。
  • 棹歌:船歌,船伕的歌聲。
  • 澄湖:清澈的湖水。

翻譯

鄱陽湖自古以來就以險峻著稱,其中東岸的左蠡尤其有名。兩座山峯對峙,船隻在其中穿行,白浪在風中翻滾,如同白晝裏的雪花。我在都昌靜坐了三天,終於在一天東風的助力下,船帆早早地展開了。廬山在雲外露出淡淡的碧色,湖水像新磨的鏡子一樣,沒有一絲塵埃。遠處的霧氣茫茫,隔着深遠的港灣,風力推動着雙櫓,船隻前行。我指點着前方的落星灣,它彷彿就在中央,伸手可及。南康的太守送我上船,船頭突然出現了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瀑布雖然未能解我口渴,但我自覺心情如同神仙一般清爽。我此行西南方向是去黃鶴樓,一水之隔望向官方的樓閣。船歌響起,天風長吹,我在清澈的湖上航行,帆還未落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邵寶在鄱陽湖上的旅行經歷,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旅途中的壯麗風光和個人的情感體驗。詩中,「彭蠡」、「左蠡」等地理名詞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感。同時,通過對「白浪乘風」、「水如新鏡」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厚情感。最後,通過「飛流未便解肺渴,自覺清興同神仙」等句,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超然心境和對自然美景的無限嚮往。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