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涇書院十二詠曾侍亭

· 邵寶
先民遞傳恭,惟一益親切。 齋居誦新銘,敬對不敢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冉涇書院:書院名,具體位置和歷史背景不詳。
  • 十二詠:指對冉涇書院的十二個景點的詠歎。
  • 曾侍亭:亭名,可能是書院中的一個亭子。
  • 先民:古代的賢人或祖先。
  • 遞傳:依次傳承。
  • :恭敬。
  • 惟一:唯一,獨一無二。
  • 親切:親近,密切。
  • 齋居:在書房或靜室中居住。
  • 新銘:新的銘文或格言。
  • 敬對:恭敬地面對。
  • :輕慢,不敬。

翻譯

古代賢人的恭敬態度,經過代代相傳,顯得更加獨一無二和密切。我在書房中誦讀新的銘文,恭敬地面對它,不敢有絲毫的輕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古代賢人恭敬態度的敬仰和傳承。通過「先民遞傳恭」和「齋居誦新銘」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繼承。詩中的「惟一益親切」和「敬對不敢褻」則強調了這種恭敬態度的獨特性和重要性,體現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念。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