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武昌城北大江流,沱水夾城鸚鵡洲。 楚蜀帆檣風欲趁,蛟龍濤浪暮堪愁。 青煙自沒漢陽郭,新月故懸黃鶴樓。 無限往來傷赤壁,三分輕重本荊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武昌:地名,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
  • 大江:指長江。
  • 沱水:指漢水,長江的支流。
  • 鸚鵡洲:長江中的一個沙洲,位於武昌附近。
  • 楚蜀:楚國和蜀國,古代的兩個國家,這裏指代來自楚地和蜀地的船隻。
  • 帆檣:帆船的桅杆,這裏代指船隻。
  • 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生物,這裏比喻波濤洶涌的江水。
  • 漢陽郭:漢陽的外城,漢陽是武漢市的一個區。
  • 黃鶴樓: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樓閣。
  • 赤壁:地名,位於今湖北省赤壁市,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地。
  • 三分:指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分天下。
  • 荊州:古代九州之一,位於今湖北省及周邊地區,三國時期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翻譯

武昌城北,長江浩蕩流過,漢水環繞城池,鸚鵡洲靜臥其中。 楚地和蜀地的船隻,在風中似乎要乘風破浪,而傍晚的波濤洶涌,令人心生憂愁。 青煙嫋嫋,似乎消散在漢陽的外城,新月悄然掛在黃鶴樓上。 無數次的過往,讓人不禁感慨赤壁的滄桑,三國時期的輕重,本就圍繞着荊州展開。

賞析

這首作品以武昌爲背景,描繪了長江與漢水的壯闊景象,以及楚蜀船隻的繁忙和江水的洶涌。詩中通過對青煙、新月等自然元素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結尾處提及赤壁和荊州,不僅勾起了對歷史的回憶,也體現了詩人對三國時期重要地理位置的深刻認識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思考。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

李夢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