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崔後渠詠籙竹亭

崔家孤亭萬竹裏,繞窗慄慄青琅玕。 結實當春鳳不餒,託根有地龍且蟠。 霜風飄蕭起空谷,美人翠袖生暮寒。 彼淇盈盈一水隔,望而不見徒自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鵑崔:指崔氏,可能爲亭子的主人。
  • 後渠: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籙竹亭:亭名,以竹爲特色。
  • 瑯玕(láng gān):美玉,這裡形容竹子的青翠如玉。
  • 鳳不餒:比喻竹子常青,不因季節變化而凋零。
  • 龍且蟠:比喻竹子根深蒂固,如龍磐踞。
  • 飄蕭:形容風吹竹葉的聲音。
  • 美人:比喻竹子,或指崔家亭中的女子。
  • 淇盈盈:形容水流清澈且多。
  • 徒自歎:空自歎息。

繙譯

崔家的孤亭坐落在萬竿竹林之中,窗外青翠的竹子如同美玉般挺立。春天竹子結實,不因風而凋零,紥根之地穩固如龍蟠。鞦風起時,竹葉沙沙作響,廻蕩在空穀之中,如同美人的翠袖在暮色中生出寒意。那清澈的水流隔著一水之遙,望而不見,衹能空自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崔家孤亭周圍的竹林景色,通過“青瑯玕”、“鳳不餒”、“龍且蟠”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竹子的青翠、堅靭和生命力。詩中“霜風飄蕭起空穀”一句,以聲寫景,傳達出鞦風中竹林的幽靜與淒美。結尾的“望而不見徒自歎”則抒發了對遠方美景的曏往與無奈,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