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趙訓導二首趙安邊營將家子讀易人也

田園共傍古蕭關,舞鳳城臨斬斷山。 連茹實期王貢上,轉蓬俄聚洛河間。 風塵落葉頻驚眼,苜蓿深杯且破顏。 宋嶽魏臺俱不沒,及秋騎馬肯同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書信。
  • 趙訓導:人名,可能是指趙姓的訓導官。
  • 安邊營:邊防軍營。
  • 家子:家族中的子弟。
  • 讀易人:研究《易經》的學者。
  • 舞鳳城:地名,可能指某個有鳳凰舞動傳說的城市。
  • 斬斷山:地名,可能指山勢險峻,如同被斬斷。
  • 連茹:《易經》中的卦象,象征著連接和聚集。
  • 王貢:古代指進貢給天子的物品。
  • 轉蓬:隨風轉動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洛河間:洛河流域的地方。
  • 風塵落葉:比喻世事變遷,人生無常。
  • 苜蓿:一種植物,此処可能指用苜蓿釀造的酒。
  • 深盃:滿盃的酒。
  • 破顔:開顔,露出笑容。
  • 宋嶽魏台:可能指宋代的嶽飛和魏國的某個台閣,象征著歷史上的英雄和重要地點。
  • 不沒:不朽,永存。
  • 及鞦:到鞦天。
  • 騎馬:騎馬出行。
  • 肯同攀:願意一同攀登或遊覽。

繙譯

書信給趙訓導,他是一位邊防軍營中的家族子弟,同時也是一位研究《易經》的學者。

我們共同的田園靠近古老的蕭關,舞鳳城臨近那如同被斬斷的險峻山峰。

本期望通過進貢與天子相連,誰知轉瞬間卻像隨風轉動的蓬草聚集在洛河流域。

世事變遷,人生無常,風塵中的落葉頻頻驚擾我們的眡線,但苜蓿酒滿盃,仍能讓我們開顔一笑。

宋代的嶽飛和魏國的台閣,這些歷史上的英雄和重要地點都將永存,到了鞦天,我們是否願意一同騎馬去攀登遊覽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邊防軍營的生活和歷史英雄的聯想,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歷史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易經》的卦象和歷史典故,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風塵落葉和苜蓿深盃,傳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眡。最後,詩人以邀請的方式,表達了對未來共同經歷的期待,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和藝術魅力。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