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山居十首

溪邊紅藥院,堤畔木蘭舟。 下榻來山鳥,鉤簾散白鷗。 風恬看花去,日出採芳遊。 羽客溪橋上,相逢說十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丘:山名,在今河南省新鄭市。
  • 紅葯:即芍葯,一種觀賞植物。
  • 木蘭舟:用木蘭樹材制成的船,常用來泛指裝飾華美的船。
  • 下榻:指住宿。
  • 鉤簾:用鉤子鉤起簾子。
  • 白鷗:一種水鳥,常象征自由。
  • 風恬:風平浪靜。
  • 採芳:採摘花草。
  • 羽客:指道士,因道士常穿羽衣,故稱。
  • 十洲:道教傳說中的仙境,指東海中的十個島嶼。

繙譯

谿水邊是紅葯盛開的庭院,堤岸旁停泊著華美的木蘭舟。 住宿時山鳥飛來相伴,用鉤子輕輕鉤起簾子,讓白鷗自由地飛散。 風平浪靜時,我漫步去看花,日出時分,我採摘芳草遊玩。 在谿橋上,我與道士相遇,我們談論著傳說中的十洲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李雲龍在浮丘山居的甯靜生活。詩中,“谿邊紅葯院,堤畔木蘭舟”展現了山居的美麗景致,而“下榻來山鳥,鉤簾散白鷗”則表現了詩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処。後兩句“風恬看花去,日出採芳遊”進一步以風和日麗、花開芬芳的景象,傳達出詩人的閑適與愉悅。結尾的“羽客谿橋上,相逢說十洲”則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想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仙境的曏往之情。

李雲龍

李雲龍,字煙客。番禺人。少補諸生,負奇氣,一時名士多嚴事之。絀於遇,以貲遊國學,卒無成。走塞上,客東莞袁崇煥所。時崇煥總制三邊,威名大震,雲龍在幕參其謀。既而崇煥死,遂爲僧,稱二嚴和尚。明亡,不知所終。著有《雁水堂集》、《嘯樓前後集》、《遺稿》、《別稿》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李雲龍詩,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手抄本《嘯樓詩集》爲底本,參校以廣東省地方文獻館民國鉛印本《嘯樓集》及清溫汝能《粵東詩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