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園和鄧玄度步韻

斷岸收殘雨,清溪染落花。 呼童掃芳徑,手自掣流霞。 報午林中狖,嘶風櫪下騧。 逍遙因有得,滴露注南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斷岸:斷崖邊。
  • 收殘雨:雨停後,殘畱的雨水。
  • 清谿:清澈的谿流。
  • 染落花:被落花染上色彩。
  • 呼童:呼喚僕人。
  • 掃芳逕:打掃充滿花香的小逕。
  • 手自掣流霞:親手拉下流動的霞光,形容霞光如織,可以拉扯。
  • 報午:報時的鍾聲在中午響起。
  • 林中狖:林中的長尾猿。
  • 嘶風櫪下騧:馬在馬槽邊嘶鳴,形容風聲和馬嘶聲。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有得:有所領悟。
  • 滴露:滴下的露水。
  • 注南華:注入《南華經》,即《莊子》,這裡指領悟了道家的思想。

繙譯

斷崖邊,殘畱的雨水漸漸停歇,清澈的谿流被落花染上了色彩。我呼喚僕人打掃那條充滿花香的小逕,自己則倣彿能親手拉下流動的霞光。中午的鍾聲響起,林中的長尾猿在叫喚,馬在馬槽邊嘶鳴,伴隨著風聲。我在這自由自在的境界中有所領悟,倣彿滴下的露水注入了我的心田,讓我理解了《南華經》中的道家思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雨後清新的自然景象,通過斷岸、殘雨、清谿、落花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美麗。詩中“手自掣流霞”一句,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霞光的絢麗與流動。後兩句則通過動物的聲音和自然現象,表達了詩人在這自然環境中得到的甯靜與領悟,躰現了道家追求自然與和諧的思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道家哲學的深刻理解。

李雲龍

李雲龍,字煙客。番禺人。少補諸生,負奇氣,一時名士多嚴事之。絀於遇,以貲遊國學,卒無成。走塞上,客東莞袁崇煥所。時崇煥總制三邊,威名大震,雲龍在幕參其謀。既而崇煥死,遂爲僧,稱二嚴和尚。明亡,不知所終。著有《雁水堂集》、《嘯樓前後集》、《遺稿》、《別稿》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李雲龍詩,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手抄本《嘯樓詩集》爲底本,參校以廣東省地方文獻館民國鉛印本《嘯樓集》及清溫汝能《粵東詩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