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沔陽飲後田鄭二子復集於斯莊望見陂水驟落衆頗訝之

五馬柴門夜巳回,二豪尊酒旦重開。 林乾鳥雀羣應喜,水落鳧鷖半不來。 疏懶合收任氏釣,嘯歌直慕阮公臺。 亦知河朔非凡輩,逃暑無辭掌上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馬:指五匹馬,這裏指代五位騎馬的客人。
  • 柴門:用樹枝編扎的簡陋門,常指貧苦人家。
  • 二豪:指兩位豪傑或貴客。
  • 尊酒:盛酒的器皿,這裏指酒。
  • :早晨。
  • 林乾:林中的鳥。
  • 鳧鷖:野鴨和鷗鳥。
  • 疏懶:懶散不羈。
  • 任氏釣:指任公子釣魚,典故出自《莊子》,比喻隱居生活。
  • 阮公臺:指阮籍的臺,阮籍是魏晉時期的名士,以放達不羈著稱。
  • 河朔:黃河以北地區,這裏泛指北方。
  • 逃暑:避暑。
  • 掌上杯:手中拿着的酒杯,形容飲酒的隨意。

翻譯

五位騎馬的客人夜晚已經回到簡陋的門前,兩位貴客早晨又重新開啓酒宴。 林中的鳥雀們應該感到歡喜,因爲水位驟降,野鴨和鷗鳥大半不再來。 我懶散不羈,適合隱居釣魚,高歌直抒胸臆,只羨慕阮籍的放達。 也知道北方的這些朋友不是凡人,爲了逃避暑熱,無妨舉杯暢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與早晨兩次聚會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林中鳥雀的歡喜與水位下降導致的水鳥減少)來反映詩人的心境。詩中「疏懶合收任氏釣,嘯歌直慕阮公臺」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放達不羈生活的羨慕。最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們不拘小節、享受生活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