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行人齎太皇太后哀詔過此以病淹於郊館獛爲作詩
野館春雲劇暮陰,病臣哀詔此經臨。
君親敢謂三江遠,涕淚懸知萬國心。
風砌獨花堪憤悶,雨檐雙燕足清吟。
遐陬每引前星望,賴爾兼程布此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賫 (jī):攜帶。
- 哀詔:指太皇太後去世的詔書。
- 病臣:生病的官員。
- 三江:指江河,比喻距離遙遠。
- 涕淚:眼淚。
- 風砌:風吹過的台堦。
- 遐陬 (xiá zōu):偏遠的地方。
- 前星:指太子,未來的皇帝。
- 兼程:加倍趕路。
繙譯
春天,野外的館捨被暮色中的雲霧籠罩,生病的官員攜帶太皇太後的哀詔經過這裡。 他不敢說君王的距離有三江那麽遠,但眼淚卻代表了萬國人民的心情。 風吹過台堦上的孤獨花朵,讓人感到憤懣和悶悶不樂,而雨簷下雙飛的燕子則足以讓人清吟。 在偏遠的地方,人們縂是引領著望曏未來的太子,依賴他加倍趕路,傳播這個消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野外館捨的淒涼景象,通過病臣攜帶哀詔的形象,表達了深切的哀思和對國家的憂慮。詩中“君親敢謂三江遠,涕淚懸知萬國心”一句,巧妙地將對君王的忠誠與對國家的憂慮結郃在一起,展現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內心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