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春望

陰陰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鴉逆雨歸。 孤城還麥秀,白首且花飛。 臨路長楊嫋,前朝今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陰:形容天色陰沉。
  • 迢迢:形容距離遙遠或時間漫長。
  • 春望:春天遠眺的景色。
  • 野色:野外的景色,可能指田野風光。
  • 吹寒立:形容風吹過田野,使得景色顯得寒冷而挺立。
  • 林鴉:棲息在樹林中的烏鴉。
  • 逆雨:迎着雨水飛回。
  • 麥秀:麥子開始成熟,象徵豐收。
  • 白首:指年老。
  • 花飛:花瓣飄落,象徵春去夏來。
  • 臨路:路邊,沿途。
  • 長楊嫋:高大的楊樹隨風搖曳。
  • 前朝:過去的朝代,此處可能暗指歷史變遷。
  • 是非:指世事變遷,對錯評價。

翻譯

陰沉的天空即將傍晚,春天的景色稀疏而遙遠。 田野的風光在寒風中獨自站立,林中的烏鴉逆着雨勢歸巢。 孤獨的城市裏麥田金黃,儘管我已白髮蒼蒼,花瓣依然在飛舞。 路邊的楊樹隨風輕擺,過往的輝煌與現在的變遷形成對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城春日黃昏時分的景象,詩人通過對陰沉的天色、稀疏的春景以及田野、烏鴉、麥田等元素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歷史的滄桑感。"白首且花飛"一句,寓言歲月如流水,詩人感嘆時光易逝,自己已經年老。最後一句"前朝今是非"則暗示了詩人對過去與現在的反思,以及對世間變遷的深沉感慨,充滿了哲理意味。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體現了李夢陽詩歌的厚重風格。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