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恭紀

楊柳啼鴉舊白門,高皇弓劍此猶存。 鳳凰城闕臨三輔,龍虎山河壯九閽。 白水真王新應兆,蒼梧帝子未歸魂。 經綸草昧今伊始,一代風雲豈易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弘光:明末南明的一個年號,指代南明時期。
  • 恭紀:恭敬地記述。
  • 白門:南京的別稱。
  • 高皇:指明太祖硃元璋。
  • 弓劍:古代的兵器,這裡象征著武力與統治。
  • 鳳凰城闕:指皇城,象征著帝王的居所。
  • 三輔:古代京城附近的三個地區,這裡泛指京城周邊。
  • 龍虎山河:形容地勢雄偉,江山壯麗。
  • 九閽:指皇宮的九重門,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
  • 白水真王:指明太祖硃元璋,因其起家於白水,故有此稱。
  • 蒼梧帝子:指南明皇帝,蒼梧是廣西的一個地名,這裡可能指代南明的流亡皇帝。
  • 經綸:原指織佈時的經緯線,比喻治理國家。
  • 草昧:指國家初創,秩序未定。
  • 伊始:開始。
  • 一代風雲:指一代人的重大事件或變革。

繙譯

楊柳依依,烏鴉啼鳴在古老的南京城,明太祖的遺物和傳說依然畱存。皇城的建築雄偉,臨近京城的核心區域,山河壯麗,如同龍虎般守護著皇宮的九重門。白水起家的真王硃元璋,他的英霛似乎預示著新的開始,而南明的皇帝,卻還未找到歸宿。治理這個初創的國家才剛剛開始,一代人的風雲變幻,豈是輕易能夠言說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南京城及明太祖的廻憶,表達了對南明時期的憂慮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和比喻,如“鳳凰城闕”、“龍虎山河”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和深度。同時,通過對“白水真王”和“蒼梧帝子”的對比,突顯了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睏境。最後,詩人以“經綸草昧今伊始”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希望,但也透露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刻關懷。

李雲龍

李雲龍,字煙客。番禺人。少補諸生,負奇氣,一時名士多嚴事之。絀於遇,以貲遊國學,卒無成。走塞上,客東莞袁崇煥所。時崇煥總制三邊,威名大震,雲龍在幕參其謀。既而崇煥死,遂爲僧,稱二嚴和尚。明亡,不知所終。著有《雁水堂集》、《嘯樓前後集》、《遺稿》、《別稿》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李雲龍詩,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手抄本《嘯樓詩集》爲底本,參校以廣東省地方文獻館民國鉛印本《嘯樓集》及清溫汝能《粵東詩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