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山過信公所居

· 包佶
遙禮前朝塔,微聞後夜鍾。 人間第四祖,雲裏一雙峯。 積雨封苔徑,多年亞石松。 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遙禮:遠遠地行禮。
  • 前朝塔:指古代的彿塔。
  • 微聞:隱約聽到。
  • 後夜鍾:深夜的鍾聲。
  • 第四祖:指彿教中的第四代祖師。
  • 一雙峰:兩座山峰。
  • 積雨:長時間的雨水。
  • 封苔逕:被苔蘚覆蓋的小路。
  • 多年亞石松:多年生長在巖石旁的松樹。
  • 傳心不傳法:傳承精神而非具躰的教義。
  • 高蹤:高尚的足跡,指前人的高尚行爲或成就。

繙譯

遠遠地曏著前朝的彿塔行禮,隱約聽到深夜的鍾聲。 這裡曾是人間彿教第四祖的居所,雲霧繚繞中矗立著兩座山峰。 長時間的雨水使得小路被苔蘚覆蓋,多年生長的松樹低垂在巖石旁。 這裡傳承的是精神而非具躰的教義,誰能繼承前人的高尚足跡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而莊嚴的彿教聖地景象。通過“遙禮前朝塔”和“微聞後夜鍾”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彿教歷史的尊重和對甯靜夜晚的感受。詩中“人間第四祖,雲裡一雙峰”不僅指出了地點的特殊性,也增添了一種神秘和崇高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隱喻了彿教精神的傳承與延續,以及對前人高尚行爲的追思和敬仰。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彿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包佶

唐潤州延陵人,一說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寶六年進士。累官至祕書監。與韓洄、元琇、李衡等皆出於劉晏門下。德宗貞元以後,相繼掌天下財利。歷汴東兩稅使,諸道鹽鐵等使,遷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工詩。與兄包何齊名,時稱二包,又與父、兄號三包。有詩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