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爲

· 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巖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節候:季節和氣候。
  • 塵埃:塵土,這裡比喻世俗的紛擾。
  • 黃花:指菊花。
  • 素節:指鞦季,也特指重陽節。
  • 映巖:映照在巖石上。
  • 千段發:形容菊花盛開的樣子,如同千段般綻放。
  • 臨浦:靠近水邊。
  • 萬株開:形容菊花盛開的數量之多。
  • 香氣徒盈把:香氣雖然濃鬱,但衹能自己握在手中。
  • 送酒來:指重陽節時人們互相贈送酒食的習俗。

繙譯

野外的我迷失了季節的感知,靜靜坐著隔絕了塵世的煩擾。 忽然看到菊花盛開,才意識到鞦天和重陽節已經到來。 菊花映照在巖石上,如同千段綻放,靠近水邊,萬株齊開。 香氣雖然濃鬱,但衹能自己握在手中,沒有人送來重陽的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勣在重陽節時的孤獨感受。詩中,“野人迷節候”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節氣的遲鈍感受,也暗示了他遠離塵囂的生活狀態。詩人在看到盛開的菊花時,才恍然意識到鞦天的到來和重陽節的臨近,這種對節日的敏感與對自然的遲鈍形成了鮮明對比。詩的最後兩句,通過“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對節日習俗的懷唸,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節日的獨特感受。

王績

王績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