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尋隱士

· 王績
策杖尋隱士,行行路漸賒。 石樑橫澗斷,土室映山斜。 孝然縱有舍,威輦遂無家。 置酒燒枯葉,披書坐落花。 新垂滋水釣,舊結茂陵罝。 歲歲長如此,方知輕世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策杖:拄着柺杖。
  • (shē):遠。
  • 石樑:石橋。
  • 土室:簡陋的房屋。
  • 孝然:指隱士的居所。
  • 威輦:指世俗的繁華之地。
  • 滋水:水名,可能指隱士垂釣的地方。
  • 茂陵罝:指漢代司馬相如的故居,這裏借指隱士的居所。
  • 輕世華:輕視世俗的繁華。

翻譯

拄着柺杖去尋找隱士,一步一步走向遠方。 石橋橫跨在斷澗之上,簡陋的房屋映襯着斜斜的山影。 隱士的居所雖有捨棄,但世俗的繁華之地卻無家可歸。 擺設酒席,點燃枯葉,翻閱書籍,坐在落花之中。 新近在滋水邊垂釣,舊時曾在茂陵結廬。 年復一年,總是這樣,方纔明白輕視世俗的繁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尋找隱士的旅途,通過對比隱士的簡樸生活與世俗的繁華,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策杖尋隱士」一句,即表明了詩人的目的和行動,而「石樑橫澗斷,土室映山斜」則生動地描繪了隱士居所的自然環境,體現了隱士生活的清幽與超脫。後文通過對隱士生活的具體描寫,如「置酒燒枯葉,披書坐落花」,進一步強化了隱士生活的寧靜與詩意。最後兩句「歲歲長如此,方知輕世華」,則是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領悟,表達了對世俗繁華的輕視和對隱逸生活的珍視。

王績

王績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 125篇诗文

王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