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弱齡慕奇調,無事不兼修。
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遊。
中年逢喪亂,非復昔追求。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遊。
風雲私所愛,屠博暗爲儔。
解紛曾霸越,釋難頗存周。
晚歲聊長想,生涯太若浮。
歸來南畝上,更坐北溪頭。
古岸多磐石,春泉足細流。
東隅誠已謝,西景懼難收。
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秋。
庚桑逢處跪,陶潛見人羞。
三晨寧舉火,五月鎮披裘。
自有居常樂,誰知身世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齡:年輕時。
- 奇調:非凡的志向和追求。
- 兼修:同時學習多種技能或學問。
- 望氣:古代一種迷信行爲,通過觀察天象來預測吉凶。
- 占星:通過觀察星象來預測未來。
- 明經:精通經書,指學問。
- 待詔:等待皇帝的詔令,指等待機會。
- 學劍:學習武藝。
- 封侯:指獲得高官厚祿。
- 棄繻:放棄細小的絲線,比喻放棄瑣碎的事務。
- 懷刺:懷揣名片,準備求見權貴。
- 喪亂:指戰亂或社會動盪。
- 失路:迷失方向,比喻人生遭遇困境。
- 青門隱:隱居在長安城的青門附近。
- 藏名:隱姓埋名。
- 白社遊:指遊歷四方,不拘一格。
- 屠博:屠夫和博徒,指低賤的職業。
- 儔:同伴。
- 解紛:解決紛爭。
- 霸越:指越國的霸業。
- 釋難:解決難題。
- 存周:指周朝的存續。
- 晚歲:晚年。
- 長想:深思。
- 生涯:一生。
- 若浮:如同浮雲,比喻無常。
- 磐石:大石頭。
- 春泉:春天的泉水。
- 東隅:東方,比喻早年。
- 西景:西方的景色,比喻晚年。
- 退耕:退隱耕田。
- 經秋:經歷秋天,比喻經歷歲月。
- 庚桑:古代傳說中的隱士。
- 陶潛:東晉時期的著名隱士。
- 三晨:三天。
- 寧舉火:寧願不生火做飯。
- 五月:指五月天。
- 鎮披裘:指穿着厚重的衣服。
- 居常樂:指過着平常而快樂的生活。
- 身世憂:指對個人命運的憂慮。
翻譯
年輕時我向往非凡的志向,無所不學。我登上高樓觀察天象,上小樓占星預測未來。我精通經書等待機會,學習武藝尋求高官厚祿。我放棄瑣碎的事務,頻繁北上,懷揣名片準備求見權貴。中年時遭遇戰亂,不再是昔日的追求。我迷失方向隱居在青門附近,隱姓埋名遊歷四方。我與屠夫和博徒爲伴,解決紛爭曾助越國稱霸,解決難題頗助周朝存續。晚年我深思,一生如同浮雲。我回到南畝耕作,更坐在北溪頭。古岸邊有許多大石頭,春泉細細流淌。早年已逝,晚年景色恐難留住。不要以爲退隱耕田近,我已歷經歲月。我像庚桑那樣跪拜,像陶潛那樣見人羞澀。三天不生火做飯,五月天穿着厚重的衣服。我過着平常而快樂的生活,誰知道我對個人命運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是王績晚年的自述,反映了他一生的追求和變化。年輕時,他充滿抱負,學習多種技能,渴望通過學問和武藝獲得高官厚祿。然而,中年的戰亂使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改變,他選擇了隱居和遊歷,與低賤的職業爲伴,但內心仍保持着解決紛爭和難題的志向。晚年,他回顧一生,感慨萬千,認爲人生如同浮雲,無常而短暫。他選擇了退隱耕田,過着簡單而快樂的生活,但對個人命運仍有所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