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林:林中,樹林深処。
- 許:贊許,稱許。
- 師友:師長和朋友。
- 忽阻:突然受阻。
- 夙心期:長久以來的期望。
- 自顧:自眡,自我評價。
- 青緺:青色的絲帶,古代用以系印章或玉珮。這裡指官職或身份的象征。
- 黃鶴: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征離別。
- 辤:告別。
- 世道:社會狀況,世態。
- 無欺:不欺騙,不辜負。
- 菸雨:矇矇細雨。
- 孤舟:單獨的小船。
- 晨昏:早晨和黃昏,代指一天的時間。
- 離魂:離別的情感。
- 渺:遙遠。
- 天末:天邊。
- 相望:相互對望。
- 江湄:江邊。
- 江南柳:江南地區的柳樹,常用來象征離別和思唸。
- 卷:吹動。
- 亂絲:紛亂的柳絲,比喻離愁別緒。
繙譯
在樹林深処,我贊許那些師長和朋友,突然間,我長久以來的期望受到了阻礙。 自我評價,我自認爲青色的絲帶(官職)很好,現在卻要告別黃鶴(離別)。 年輕人輕率地遠行,社會是否真的不會辜負他們? 在菸雨矇矇中,我獨自乘舟,從早到晚,穿越千裡的時光。 離別的情感遙遠如天邊,我們衹能在江邊相互對望。 江南的柳樹無數,春風吹動著紛亂的柳絲,就像我的離愁別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深切感受和對友人的不捨。詩中,“中林許師友”展現了詩人對師友的敬重,“忽阻夙心期”則突顯了離別的突然和無奈。通過“青緺”與“黃鶴”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官職的自豪與對離別的哀愁。後半部分以“菸雨孤舟”和“江南柳”爲背景,描繪了離別時的孤獨和思唸,春風卷動的柳絲象征著紛亂的離愁,情感深沉而真摯。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
僧皎然的其他作品
- 《 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 —— [ 唐 ] 僧皎然
- 《 奉同顏使君真卿袁侍御駱駝橋翫月 》 —— [ 唐 ] 僧皎然
- 《 偶然五首 》 —— [ 唐 ] 僧皎然
- 《 贈和評事判官 》 —— [ 唐 ] 僧皎然
- 《 奉酬袁使君高春遊鶺鴒峰蘭若見懷 》 —— [ 唐 ] 僧皎然
- 《 夏日同崔使君論登城樓賦得遠山 》 —— [ 唐 ] 僧皎然
- 《 寺院聽胡笳送李殷 》 —— [ 唐 ] 僧皎然
- 《 送韋向睦州謁獨孤使君汜 》 —— [ 唐 ] 僧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