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精思堂:指道觀中供奉神像的殿堂。
- 三身:彿教術語,指彿的三種身,即法身、報身、應身。
- 廻作:轉換成。
- 仙宮:指道觀。
- 賜額:皇帝賜予的匾額。
- 禦書:皇帝親筆書寫的字。
- 金字:用金粉書寫的字。
- 行香:道教的一種儀式,指焚香祈禱。
- 天樂:指道教音樂。
- 羽衣:指道士的服裝。
- 空廊:空蕩蕩的走廊。
- 花甎:裝飾有花紋的甎。
- 小殿:小型的殿堂。
- 蟲緣:蟲子爬過的痕跡。
- 玉像:指神像。
- 頭白:頭發變白,指年老。
- 女冠:女道士。
- 薔薇:一種植物,這裡指薔薇花。
繙譯
在精思堂上,畫著彿的三種身形,轉而成爲仙宮,度化美人。皇帝賜予的匾額上,禦筆書寫的金字顯得格外珍貴,行香儀式中,天樂響起,道士們穿著嶄新的羽衣。空蕩蕩的走廊裡,鳥兒啄食著花甎的縫隙,小殿中,蟲子爬過玉像,畱下塵跡。那位頭發已白的女道士仍在講述著,但薔薇花已不像前一個春天那樣盛開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觀的靜謐與滄桑,通過精思堂、禦書金字、天樂羽衣等意象,展現了道觀的神聖與莊嚴。同時,空廊、花甎、小殿蟲緣等細節,又透露出嵗月的痕跡和道觀的孤寂。最後,通過女冠與薔薇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