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
高士想江湖,湖閒庭植蘆。
清風時有至,綠竹興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憂雨點粗。
驚蛙跳得過,鬥雀嫋如無。
未織巴籬護,幾擡邛竹扶。
惹煙輕弱柳,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琴樽賞不孤。
穿花思釣叟,吹葉少羌雛。
寒色暮天映,秋聲遠籟俱。
朗吟應有趣,瀟灑十餘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士:指品德高尚、志趣高遠的人。
- 興何殊:意爲有何不同,這裏指蘆葦與綠竹在清風中的搖曳姿態有何不同。
- 疏憂:疏忽的憂慮,這裏指對雨點粗大的擔憂。
- 鬥雀:指爭鬥的小鳥。
- 嫋如無:形容小鳥的動作輕盈,幾乎看不見。
- 巴籬:指用竹子或蘆葦編織的籬笆。
- 邛竹:一種竹子,這裏指用來支撐蘆葦的竹子。
- 惹煙:形容柳枝輕柔,彷彿能觸動煙霧。
- 漱清蒲:形容蒲草在水中輕輕搖擺的樣子。
- 琴樽:指彈琴飲酒,這裏代表文人的雅緻生活。
- 羌雛:指羌族的小鳥,這裏泛指小鳥。
- 遠籟:遠處的聲音,這裏指遠處的自然聲音。
翻譯
高士嚮往江湖生活,庭院裏種植着蘆葦。 清風不時吹來,蘆葦與綠竹在風中的姿態有何不同? 陽光柔和,蘆葦顯得嫩綠;雨點粗大,讓人擔憂。 驚跳的蛙兒能夠躲過,爭鬥的小鳥動作輕盈,幾乎看不見。 還未編織巴籬來保護,幾根邛竹支撐着蘆葦。 輕柔的柳枝彷彿能觸動煙霧,蒲草在水中輕輕搖擺。 灌溉之情深重,彈琴飲酒的賞玩不會孤單。 穿過花叢思念釣魚的老者,吹動葉子,小鳥的聲音漸漸稀少。 寒色映照在暮色中,秋聲與遠處的自然聲音交織。 朗朗吟詠應當有趣,瀟灑地生長着十餘株蘆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高士庭院中蘆葦的自然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蘆葦在不同天氣和季節中的姿態。詩中「清風時有至,綠竹興何殊」一句,以對比手法突出了蘆葦與綠竹在風中的不同美感。後文通過對蘆葦生長環境的描寫,如「未織巴籬護,幾擡邛竹扶」,展現了蘆葦的堅韌與生命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對高士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