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秋十首

· 元稹
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 低迴翠玉梢,散亂梔黃萼。 顏色有殊異,風霜無好惡。 年年百草芳,畢意同蕭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竹:指秋天裏的竹子,因秋雨而顯得更加清冷。
  • 凌霄:一種植物,這裏指其花朵。
  • 低迴:徘徊,形容竹梢因重而下垂的樣子。
  • 翠玉梢:形容竹梢如翠玉般美麗。
  • 梔黃萼:梔子花的黃色花萼,這裏指凌霄花的花萼。
  • 殊異:不同,特別。
  • 好惡:喜好與厭惡,這裏指風霜對萬物無差別的影響。
  • 百草芳:指春天百草繁盛,芳香四溢。
  • 蕭索:蕭條,冷落。

翻譯

秋雨使得寒竹顯得更加沉重,凌霄花在傍晚時分紛紛落下。 竹梢低垂,如同徘徊的翠玉,凌霄花的花萼散亂,呈現出梔子黃的顏色。 儘管顏色各有不同,但風霜對萬物並無偏愛或厭惡。 每年春天,百草都會繁盛芬芳,但最終都難免歸於蕭條冷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界萬物不可避免的衰敗與變遷。詩中,「寒竹」與「凌霄」分別代表了秋天的兩種景象,前者因秋雨而顯得沉重,後者則因秋風而凋零。詩人通過對比春天的「百草芳」與秋天的「蕭索」,強調了自然界循環往復的規律,以及萬物在風霜面前平等無差別的命運。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