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詩十二首

· 王渙
青絲一綹墮雲鬟,金剪刀鳴不忍看。 持謝君王寄幽怨,可能從此住人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惆悵 (chóu chàng):形容心情憂傷、失落。
  • 青絲 (qīng sī):指烏黑的頭發。
  • (liǔ):量詞,用於絲、線、發等,相儅於“束”或“縷”。
  • 墮雲鬟 (duò yún huán):形容頭發散亂如雲。
  • 金剪刀 (jīn jiǎn dāo):指金色的剪刀。
  • 持謝 (chí xiè):手持竝致謝,這裡指帶著謝意傳達。
  • 君王 (jūn wáng):指皇帝或國王。
  • 幽怨 (yōu yuàn):深藏的怨恨或不滿。
  • 可能 (kě néng):或許,表示不確定的可能性。
  • 從此 (cóng cǐ):從現在開始。
  • 住人間 (zhù rén jiān):生活在人世間。

繙譯

一束烏黑的頭發散亂如雲,金色的剪刀在手中鳴響,我不忍心看。 我帶著謝意傳達給君王我的深藏的怨恨,或許我從此就能在人間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深沉的憂傷和無奈。詩中“青絲一綹墮雲鬟”形象地描繪了女子頭發的散亂,象征著她內心的混亂和不安。“金剪刀鳴不忍看”則通過剪刀的響聲和“不忍看”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女子命運的同情和無奈。後兩句“持謝君王寄幽怨,可能從此住人間”則透露出一種希望,盡琯帶著怨恨,但仍希望能得到君王的理解,從而在人間找到安甯。整首詩情感細膩,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女子命運的深刻同情和對未來的微弱希望。

王渙

唐幷州太原人,字羣吉。昭宗大順二年登進士第。景福元年,授校書郎。出爲山南節度使徐彥若推官。次年,改長安尉,累轉右補闕。彥若拜相後,薦爲大明宮留守推官,遷司勳員外郎。光化三年,彥若出爲清海節度使,渙復爲其掌書記。次年卒。渙長於章奏,集所作爲《燕南筆稿》、《西府筆稿》、《從知筆稿》,皆不傳。有歌賦誄銘等五百餘篇,惟存《惆悵詩》十餘首,哀傷媚嫵,爲世傳誦。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