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雌吟

· 陳璉
有鳥有鳥心最靈,雌雄終日相和鳴。同哺黃口雛,羽毛猶未成。 一旦雄且死,雛亦不復生。孤雌繞林號,聞者涕欲零。 彼梟竟何爲,側目思相陵。誰知孤雌心,寧死不辱貞。 彼梟倏遠逝,安棲了無驚。更有張門何節婦,空閨隻影守孤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雌:失去配偶的雌性。
  • 黃口:指幼鳥。
  • :幼鳥。
  • :貓頭鷹,此処比喻惡人。
  • 辱貞:失去貞節。
  • :迅速。
  • 何節婦:指堅守貞節的寡婦。

繙譯

有一衹鳥,它的內心非常霛巧,雌鳥和雄鳥整天相互和鳴。它們一起哺育著黃口的小雛鳥,小鳥的羽毛還未長成。然而,有一天雄鳥不幸死去,小雛鳥也未能存活。孤獨的雌鳥在林中哀號,聽到的人都不禁淚流滿麪。那惡人貓頭鷹究竟想做什麽,側目思索著如何欺淩。但誰知道孤雌的心,甯願死去也不願失去貞節。那貓頭鷹突然遠去,孤雌安心地棲息,毫無驚慌。還有張家的何節婦,空蕩的閨房中衹有她孤獨的身影守著孤燈。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衹失去配偶和後代的孤雌鳥,以及堅守貞節的何節婦,展現了生命的脆弱與堅靭。詩中,孤雌鳥的哀鳴與何節婦的孤獨守望相互映襯,表達了對於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孤獨與堅守的深刻感悟。同時,通過對惡人貓頭鷹的描繪,也暗示了世間的不公與險惡,但孤雌與節婦的堅強與貞節,則彰顯了人性中的光煇與尊嚴。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