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

· 郭奎
宿雨瀟瀟悴客心,高窗連日滯秋陰。 一枝未遂鷦鷯託,四壁應愁蟋蟀吟。 家在淮南青桂老,門臨湖水白蘋深。 鯉魚風熟香粳早,釣艇誰撐近竹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雨:指夜晚下的雨。
  • 瀟瀟:形容雨聲細小而連續。
  • 悴客心:使旅人心生疲憊。
  • :停留,此處指連續不斷。
  • 秋陰:秋天的陰雲。
  • :實現,滿足。
  • 鷦鷯:一種小鳥,此處比喻微小的願望。
  • 四壁:指房間的四面牆壁,比喻孤獨無助。
  • 蟋蟀吟:蟋蟀的叫聲,常用來形容秋夜的寂靜。
  • 青桂:指家鄉的桂樹。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此處指湖邊的景色。
  • 鯉魚風:秋風,因秋季是鯉魚肥美的季節。
  • 香粳:香米,指成熟的稻穀。
  • 釣艇:釣魚的小船。

翻譯

夜晚的雨聲細小而連續,使旅人心生疲憊,高窗連日被秋天的陰雲所滯留。 一枝樹枝未能滿足小鳥的棲息,四壁之間應能聽到蟋蟀的吟唱。 家鄉在淮南,桂樹依舊青翠,門前湖水邊白蘋叢生。 秋風已至,香米成熟得早,不知是誰撐着釣艇靠近了竹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雨、秋陰、秋夜的景象,表達了旅人思鄉的孤寂與疲憊。詩中「宿雨瀟瀟悴客心」一句,即以雨聲引發旅人的愁思,而「高窗連日滯秋陰」則進一步以陰沉的天氣加深了這種情緒。後文通過「鷦鷯」與「蟋蟀」的比喻,以及對家鄉景物的懷念,展現了旅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結尾的「鯉魚風熟香粳早,釣艇誰撐近竹林」則帶有一絲對家鄉豐收與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郭奎

元明間廬州府巢縣人,字子章。元末從餘闕治經,闕屢稱之。朱元璋起江淮,奎歸之,從事幕府。朱文正爲大督開府南昌,命奎參其軍事。後文正未得封賞,態度失常,得罪太祖,奎連累坐誅。有《望雲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