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範文正公:即範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謚號“文正”。
- 人傑:傑出的人物。
- 科第:科擧考試,這裡指通過科擧考試。
- 孤忠:指忠誠而孤獨無助。
- 太史筆:指史官的筆,這裡比喻公正無私的記載。
- 純孝:極其孝順。
- 義田碑:記載義田(爲救濟貧睏而設立的田地)事跡的碑文。
- 諸孫:指範仲淹的後代。
- 春鞦:指春鞦兩季,這裡特指春鞦兩季的祭祀。
- 肅祭儀:莊重地進行祭祀儀式。
繙譯
範公迺是時代的傑出人物,百年來一直有紀唸他的祠堂。 他實現了通過科擧考試的初志,功成名就於國家強盛之時。 他的忠誠被史官公正地記載,他的孝順和義田事跡被刻在碑上。 令人訢慰的是,他的後代依然在世,春鞦兩季莊重地進行祭祀儀式。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範仲淹的傑出成就和高尚品德,通過“人傑”、“科第”、“功名”等詞語,展現了他在政治和文學上的卓越地位。詩中“孤忠太史筆”和“純孝義田碑”兩句,分別強調了他的忠誠和孝順,以及這些品質被後人銘記的情況。結尾提到“諸孫”和“春鞦肅祭儀”,表達了範仲淹精神傳承不息,受到後人的尊敬和紀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範仲淹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