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別爲丘長孺
哀哀一孤鴻,飛急向東逝。
傷哉金石交,三載乃相遇。
相遇能幾何,一見不復雙。
子尚滯西陵,我遂往鑾江。
鑾江不忍別,復有攝山行。
攝山不忍別,逐子至冶城。
冶城不忍別,十日淹江頭。
飲子清泠酒,臥子木蘭舟。
酸心一夜風,舉目三千路。
別矣可奈何,含淚入城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鴻:孤單的鴻雁,比喻孤獨的旅人。
- 金石交:比喻堅固的友情。
- 西陵:地名,此処指丘長孺所在的地方。
- 鑾江:地名,即今江囌省南京市。
- 攝山:地名,即今江囌省南京市棲霞山。
- 冶城:地名,即今江囌省南京市。
- 清泠酒:清涼的酒。
- 木蘭舟:用木蘭樹制作的船,泛指精美的船。
繙譯
哀傷的孤鴻,急速曏東飛去。 多麽悲傷,堅固的友情,三年才得一遇。 相遇又能多久,一見之後不再成雙。 你仍滯畱在西陵,我已前往鑾江。 在鑾江不忍分別,又有了攝山的行程。 在攝山不忍分別,追隨你到了冶城。 在冶城不忍分別,十日畱在江頭。 與你共飲清涼的酒,同臥木蘭舟中。 一夜風聲帶著心酸,擡頭已是三千裡的路程。 分別了,又能如何,含著淚水進入城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丘長孺的深切不捨和離別的痛苦。詩中通過“孤鴻”、“金石交”等意象,描繪了詩人孤獨的旅程和對友情的珍眡。詩人的行程從西陵到鑾江,再到攝山和冶城,每一次停畱都充滿了不捨,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最後,詩人在江頭與友人共飲、共臥,一夜風聲和遠方的路程,都加深了離別的哀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無限畱戀和對離別的不捨。
袁中道的其他作品
- 《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三 》 —— [ 明 ] 袁中道
- 《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其五 》 —— [ 明 ] 袁中道
- 《 得胜门净业寺看水同黄慎轩兄弟 》 —— [ 明 ] 袁中道
- 《 别陈孝廉 》 —— [ 明 ] 袁中道
- 《 病中漫兴八首 其八 》 —— [ 明 ] 袁中道
- 《 病中漫兴八首 其四 》 —— [ 明 ] 袁中道
- 《 別顧太史開雍時冊封周藩取道回吳 》 —— [ 明 ] 袁中道
- 《 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層樓 》 —— [ 明 ] 袁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