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四首

· 陳沂
清宵藜火帶星光,天祿曾爲著作郎。 門下候朝深坐館,殿前回院曲通廊。 羣公次第多含笑,滿袖氳氤尚有香。 黃屋朱扉照初日,中官兩兩玉闌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宵:清靜的夜晚。
  • 藜火:古代用藜草制成的火炬,用以照明。
  • 天祿:古代官職名,這裡指天祿閣,是漢代皇家圖書館。
  • 著作郎:古代官職名,負責編纂國史。
  • 候朝:等待上朝。
  • 廻院:指皇宮內的廻廊。
  • 曲通廊:曲折連通的走廊。
  • 群公:指朝中的大臣們。
  • 氳氤:形容香氣濃鬱。
  • 中官:宮中的官員,這裡指宦官。
  • 玉闌:精美的欄杆。

繙譯

在清靜的夜晚,藜火帶著星光,我曾作爲著作郎在天祿閣工作。 在門下等待上朝時,我長時間坐在館內,殿前的廻廊曲折連通。 朝中的大臣們依次經過,大多麪帶微笑,我的衣袖中還畱有濃鬱的香氣。 黃色的屋簷和紅色的門扉在初日照耀下顯得格外明亮,兩位宦官站在精美的欄杆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官員陳沂在宮中的生活場景,通過夜晚的藜火、天祿閣的工作、等待上朝的情景以及宮中的建築和人物,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宮廷畫卷。詩中“清宵藜火帶星光”一句,既表現了夜晚的甯靜,又暗示了工作的辛勤。後文通過對大臣們微笑和香氣的描寫,傳達了宮廷中的和諧氛圍。結尾的黃屋硃扉和玉闌旁的宦官,則增添了宮廷的莊嚴與神秘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宮廷生活的深刻躰騐和細膩感受。

陳沂

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縣人,以被徵入太醫院居南京,字宗魯,後改魯南,號石亭。陳鋼子。正德十二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講。以不附張璁出爲江西參議,歷山東參政,又爲張璁所中,改行太僕卿致仕。少好東坡,中歲乃宗盛唐,爲文出入《史》、《漢》,工畫及隸篆,亦能作曲。與顧璘、王韋稱金陵三絕,又益以朱應登稱四家,並有“弘治十才子”之譽。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圖考》、《畜德錄》、《金陵世紀》等。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