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屯登趙將軍城試萬人敵放三火箭忽聞傳烽登高閱戰虜首至自瑞雲堡

前屯自古瑞州城,兵火空餘一塔撐。 至聖廟前剩有樹,三山堡內半鳴鉦。 樓臺倒下貔貅靜,肉薄俄驚神鬼轟。 提劍須叟虜首至,將軍不減趙奢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前屯:地名,位於今遼甯省西部。
  • 瑞州城:即前屯,古稱瑞州。
  • 兵火:戰火。
  • 至聖廟:指孔廟,祭祀孔子的廟宇。
  • 三山堡:地名,可能是前屯附近的一個堡壘。
  • 鳴鉦:古代軍中用以指揮軍隊進退的銅制樂器,此処指軍中響起的鉦聲。
  • 貔貅:古代傳說中的猛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軍隊。
  • 肉薄:指軍隊密集,肉搏戰。
  • 神鬼轟:形容戰鬭激烈,聲勢浩大。
  • 提劍:手持劍。
  • 虜首:敵人的首級。
  • 趙奢: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

繙譯

前屯,自古以來就是瑞州城,經歷了無數戰火,如今衹賸下一個塔樓支撐著。孔廟前還賸下一棵樹,三山堡內半響著鉦聲。樓台倒塌,勇猛的軍隊靜默無聲,突然間,肉搏戰爆發,戰鬭聲勢浩大,倣彿神鬼都在轟鳴。將軍手持劍,片刻之間,敵人的首級就被送至,這位將軍的威名不亞於古代的趙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前屯古城在戰火中的滄桑景象,以及一位將軍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詩中通過對比戰前的甯靜與戰時的激烈,突出了將軍的英勇和戰鬭的慘烈。最後以趙奢之名比喻將軍,表達了對將軍英勇善戰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戰爭場景的生動描繪,展現了古代戰場的殘酷與將軍的英勇。

陳仁錫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明卿,號芝臺。年十九,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嘗從武進錢一本學《易》,得其旨要。天啓二年進士。與文震孟同科。授編修,典誥敕。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崇禎初召復故官,累遷南京國子祭酒。卒諡文莊。講求經濟,有志天下事,性好學、喜著書。有《四書備考》、《經濟八編類纂》、《重訂古周禮》等。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