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湛雨

有學無學,有覺無覺。 千金一瓢,萬金一諾。 於維聖訓,先難後獲。 天命流行,真機活潑。 水到渠成,鳶飛魚躍。 得山莫杖,臨濟莫渴。 萬化自然,太虛何說。 繡羅一方,金針誰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iáo):古代用來舀水或酒的器具,通常由半個葫蘆製成。
  • (nuò):答應,允諾。
  • 聖訓 (shèng xùn):聖人的教導或訓誡。
  • 真機 (zhēn jī):真正的道理或本質。
  • (yuān):一種猛禽,即老鷹。
  • 臨濟 (lín jì):此處可能指臨濟宗,是中國佛教禪宗的一個流派。
  • 太虛 (tài xū):道教術語,指宇宙的原始狀態或無限空間。
  • (duō):拾取,摘取。

翻譯

學問與否,覺悟與否, 價值千金的一瓢水,價值萬金的一句承諾。 遵循聖人的教導,先經歷困難後才能獲得。 天命的運行,真諦的活潑。 水流到哪裏,渠道就形成,鷹飛魚躍。 得到山就不要依賴柺杖,面臨濟渡就不要渴望解渴。 萬物的變化自然而然,太虛之中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繡着圖案的羅布一方,金針又由誰來拾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有學無學」、「有覺無覺」來探討學問與覺悟的價值,強調了實踐與體驗的重要性。詩中「千金一瓢,萬金一諾」寓意深刻,表達了誠信與承諾的珍貴。後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如「水到渠成,鳶飛魚躍」,傳達了順應自然、事物自會發展的哲理。最後,詩人以「繡羅一方,金針誰掇」作結,留下懸念,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深思。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