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再過

流水軒車破隱淪,夭桃未必勝迷津。 疏燈雜雨難爲夜,比舍留歡是此旬。 詞客情隨芳草合,小兒歌進太平新。 煙花若問長安麗,一謫金門亦有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軒車:古代貴族乘坐的華美車輛。
  • 破隱淪:打破隱居的沉寂。
  • 夭桃:盛開的桃花,比喻年輕貌美的女子。
  • 迷津:迷茫的渡口,比喻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 疏燈雜雨:稀疏的燈光和紛亂的雨聲。
  • 比舍:鄰居。
  • 詞客:詩人。
  • 情隨芳草合:情感隨着芳草的茂盛而融合。
  • 小兒歌進:兒童的歌聲傳入。
  • 太平新:和平時期的新氣象。
  • 煙花:繁華的景象。
  • 長安麗:長安的繁華美麗。
  • 金門:指朝廷。

翻譯

諸位再次經過這裏, [明]陳子壯

華美的車輛打破了隱居的沉寂,盛開的桃花或許未必勝過迷茫的渡口。 稀疏的燈光和紛亂的雨聲構成了這個夜晚,鄰居們保留着歡聲笑語,正是這十天。 詩人的情感隨着茂盛的芳草而融合,兒童的歌聲傳入,唱出和平時期的新氣象。 若問長安的繁華美麗,被貶至金門亦有其原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於過往和現實的感慨。詩中,「軒車破隱淪」與「夭桃未必勝迷津」對比了世俗的繁華與隱居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不屑。後句通過「疏燈雜雨」和「比舍留歡」描繪了夜晚的寧靜與鄰里的歡樂,展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珍視。結尾的「煙花若問長安麗,一謫金門亦有因」則透露出詩人對長安繁華的懷念,以及對自己被貶至金門的無奈和反思。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複雜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