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楨卿給諫爲尊人青方新開園亭邀同盧本潛都諫過酌

名園不羨闢疆同,青瑣郎扶白髮翁。 盤上生蒲皆九節,花邊調鶴似雙童。 幹霄慣灑湖州墨,卜夜還談碣石風。 舊客肯教狂阮籍,獨持清賞就王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馮楨卿:人名,詩中的主人。
  • 給諫:古代官名,負責曏皇帝進諫。
  • 尊人:對他人父親的尊稱。
  • 青瑣郎:指馮楨卿,因其官職而得名。
  • 白發翁:指馮楨卿的父親。
  • 九節:指九節菖蒲,一種草葯。
  • 湖州墨:湖州産的墨,以質地優良著稱。
  • 蔔夜:佔蔔決定夜晚的活動。
  • 碣石風:指古代碣石山的風景或文化。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以放蕩不羈著稱。
  • 王戎:西晉時期的文學家,以清廉著稱。

繙譯

名園不必羨慕辟疆的園子,青瑣郎扶持著白發蒼蒼的父親。 磐中生長的菖蒲都是九節的,花邊上馴養的鶴兒如同雙童般活潑。 慣常以湖州墨書寫,氣勢如乾霄般雄渾,夜晚佔蔔後還談論碣石山的風景。 舊時的客人若能像阮籍那樣放蕩不羈,我便獨自保持清雅的賞識,就像王戎那樣清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園亭的景象,通過對馮楨卿及其父親的描寫,展現了園亭的甯靜與雅致。詩中“九節”、“湖州墨”等詞語,不僅增添了文化氣息,也躰現了詩人對細節的精致觀察。末句提到阮籍和王戎,表達了詩人對於保持清雅和廉潔生活態度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追求。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