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謁李忠簡公祠
宋道日南行,番禺分緯象。
騰達菊坡門,風徽宏器獎。
既植外除聲,亦觸金華賞。
委身小朝廷,乾坤就鹵莽。
諭賊障鄉邦,疏奸明直讜。
御榻引裾年,氣與霜旻上。
清切九閽靈,南人信無黨。
賈董實縱橫,真魏虛來往。
太乙西湖觀,誰與論羣枉。
舉手響陽堂,端爲文溪榜。
海珠石一拳,潮瀾奔泱漭。
官津有送迎,城堞橫舟槳。
節蒲與瓣香,亦可羞巍像。
荒陬子姓繁,茅邑詹時饗。
俎豆固未夷,聲施亦未廣。
每自感遺編,端居邑敞惘。
寧知禮佛幢,不見讀書幌。
同陟科名間,丰采乃千丈。
百里出孤峯,海天雲日朗。
以貽同遊客,殷勤致所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緯象:星象,這裏指星宿的位置。
- 風徽:風範,美德。
- 金華賞:指受到皇帝的賞識。
- 鹵莽:粗疏,這裏指處境艱難。
- 直讜:直言不諱。
- 霜旻:秋天的天空,比喻高潔。
- 九閽:指皇宮的九重門,比喻朝廷。
- 賈董:指賈誼和董仲舒,兩位著名的漢代文學家和思想家。
- 真魏:指真德秀和魏了翁,兩位宋代文學家。
- 羣枉:指衆人的錯誤。
- 響陽堂:指響亮的名字或聲譽。
- 泱漭:水勢浩大的樣子。
- 瓣香:指香火,用於祭祀。
- 茅邑:指簡陋的居所。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裏指祭祀。
- 遺編:遺留下來的書籍或文獻。
- 敞惘:開闊而迷茫。
- 禮佛幢:指佛教的儀式或裝飾。
- 讀書幌:指讀書的地方。
- 丰采:風采,指人的風度和氣質。
翻譯
宋朝的道德風尚向南傳播,番禺地區也受到了星宿的影響。在菊坡門下,他騰達起來,風範和美德得到了宏大的獎賞。他不僅在外界聲名鵲起,也受到了皇帝的賞識。儘管身處小朝廷,但他的生活卻十分艱難。他勸誡賊寇保護家鄉,直言不諱地批評奸邪。在皇帝的御榻前,他引裾直言,氣概高潔如秋天的天空。他的清正直諫,使南人相信他並無黨派之私。賈誼和董仲舒的才華橫溢,真德秀和魏了翁的虛名來往,但在太乙西湖的觀景臺上,誰能與他討論衆人的錯誤呢?他的名聲響亮,正如文溪的榜文。海珠石雖小,但潮水洶涌澎湃。官府的送迎,城牆上的舟槳橫陳。祭祀用的蒲草和香火,也足以羞愧於巍峨的雕像。荒涼的角落裏,他的子孫繁多,簡陋的居所時常有祭祀。祭祀的器具固然未被夷平,但他的名聲和影響也未廣泛傳播。每當感慨遺留下來的書籍,我坐在開闊而迷茫的地方。我寧願知道禮佛的儀式,也不願見到讀書的地方。我們一同登上科名的行列,他的風采高達千丈。百里之外,孤峯突出,海天雲日明朗。我將此詩贈給同遊的客人,表達我對他的殷勤敬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李忠簡公的讚頌,展現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詩中,「騰達菊坡門,風徽宏器獎」等句,描繪了李忠簡公的崛起和受到的賞識,而「諭賊障鄉邦,疏奸明直讜」則突出了他的正直和勇敢。後文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對比,如賈誼、董仲舒、真德秀和魏了翁,進一步凸顯了李忠簡公的獨特地位和影響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李忠簡公的深切敬仰和對其歷史貢獻的肯定。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
陳子壯的其他作品
- 《 讀書寡出拈古韻事作戲謔非詠史體也得五首 其四 》 —— [ 明 ] 陳子壯
- 《 與木之圍棋嘉可誦弇州和長慶詩僕亦和此二章 》 —— [ 明 ] 陳子壯
- 《 直講紀詠 》 —— [ 明 ] 陳子壯
- 《 部中雜詠十二首鶯 》 —— [ 明 ] 陳子壯
- 《 送姚岱芝大司寇還留都 》 —— [ 明 ] 陳子壯
- 《 讀書寡出拈古韻事作戲謔非詠史體也得五首 其五 》 —— [ 明 ] 陳子壯
- 《 閨詞四十首 其二 畫眉 》 —— [ 明 ] 陳子壯
- 《 送袁自如少司馬還朝 》 —— [ 明 ] 陳子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