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龍泉寺

· 陳璉
歸鶴翩翩帶夕曛,上方鐘磬隔林聞。 不眠一夜聽春雨,起視四山生白雲。 深荷遠公知好客,獨憐支遁最能文。 長年安得閒來此,芳草坡前數鹿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夕曛(xūn):夕陽的餘暉。
  • 上方:指寺廟的高處。
  • 鐘磬:寺廟中用於報時或儀式的鐘和磬。
  • 遠公:指寺廟中的高僧。
  • 支遁:東晉時期的高僧,以文才著稱。

翻譯

歸巢的鶴兒翩翩飛翔,帶着夕陽的餘暉,寺廟高處的鐘聲和磬聲隔着樹林傳來。 整夜無法入眠,傾聽着春雨的聲音,清晨起身,只見四周的山巒被白雲繚繞。 深深感激那位高僧的好客之情,他特別欣賞那位文才出衆的支遁。 多年來,我多麼希望能閒暇時來到這裏,在芳草坡前數着鹿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龍泉寺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寧靜與超脫。詩中,「歸鶴翩翩帶夕曛」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歸隱之情。後文通過對春雨、白雲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超然物外的意境。詩末表達了對高僧好客和支遁文才的讚賞,以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塵世繁華的淡泊和對精神追求的嚮往。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